中文-简体 中文-繁体 English 登录

以艺术铭刻历史: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

2015/09/09 15:00 来源:华艺国际 阅读数:1958
胜利日——民族与艺术的胜利华章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辟了世界第一个大规模反法西斯战场。在波澜壮阔的全民族抗战中,社会各界万众一心,众志成城,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到处燃起抗日烽火。领导人以自由引导人民争取胜利;爱国商贾以财济战;文学家们提笔为枪炮、以文为弹药;艺术家们也挥洒画笔,以艺术作为武器表达对战争的控诉,号召和鼓舞人民投身到反抗侵略强暴的洪流中去。
如果说战争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场梦魇,那么与这场梦魇应运而生的艺术形式和琳琅满目的艺术作品,便是控诉战争的力证。
纵观世界发展的洪流,可以看到,在面对战争这一惨绝人寰的主题时,艺术家们没有闭上眼睛,而是竭尽全力再现了人们心灵留下的印象,揭示出战争的残酷本质,追问和反思邪恶的本源,以不同的形式震撼人类的心灵,在世界艺术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艺术财富。
 
中国艺术家画笔下的战争年代
蒋兆和 流民图
纸本设色
1942-1943年
200×2700cm(原作后半部分已佚)
中国美术馆藏
 
流民图局部 《流民图》
作于抗日战争时期敌占区,记录着日本侵略者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充满着血和泪,称得上是20世纪上半叶最大的一幅真实反映民族悲剧的人物画卷。当时,日本侵略者已践踏我国的半壁河山,中国人民水深火热的遭遇,是激发画家构思《流民图》创作的动机。作品塑造了100余位无家可归者躲避日军轰炸、在死亡线上挣扎的痛苦情状,展现出由侵略者造成的饿殍遍地、生灵涂炭的人间悲剧。画面没有直接出现烧杀抢掠的侵略者形象,而是通过一个个满面愁容、疲惫不堪、倒地而息的人物群像,揭示了侵略者给中华民族造成的国破家亡的毁灭性创伤。《流民图》是蒋兆和的个人代表作,也是一个时代人物画的代表作。
 
李宗津 强夺泸定桥油画
1951年 210×300cm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油画《强夺泸定桥》是李宗津1951年的作品,画面生动地再现了红军战士抢渡大渡河的英勇场面。画面中,突击队员手持冲锋枪,背插大刀,腰缠手榴弹,脚踩铁索,向对岸敌人冲去。后面的战士背着武器,手挽木板,冲过火海。作者以博大恢弘的气势,赞颂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创作了这一历史性的画卷,将红军战士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如今这幅作品已成为中国国家博物馆一件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藏品。
 
李桦 怒吼吧!中国
黑白木刻1935年
20×15cm
中国美术馆藏
《怒吼吧!中国》作于30年代全民族反帝救亡热潮中。作品采用象征手法,以入木三分的遒劲刀法和线条,刻画出中华民族这位巨人已经猛醒,正挣脱帝国主义与一切反动势力强捆在身上的绳索,怒吼而起,要拿起武器为民族前途进行战斗。
 
叶浅予 新阵线?
1935年1月刊于《时代漫画》1935年是法西斯国家疯狂扩张的一年,同时也是反法西斯力量逐步成长的一年。当时的爱国漫画家叶浅予绘制此幅漫画,讽刺国民党阵营中的亲法西斯派系。该图前方描绘了墨索里尼、希特勒的漫画人物,背景远处的小人则代表了日本。希特勒的纳粹敬手礼遮住了一个中国人的脸和衣服,该人物疑似暗讽二十世纪30年代国民党内部亲法西斯阵营的派系代表。
世界艺术中的战争与和平
艺术作品所呈现的战争与和平,有对正义的赞美,对和平的歌颂,也有对丑恶的控诉,对战争的痛恨。纵观史上相关题材的艺术大创作,我们不难体会艺术家注入其中的复杂情感。艺术家们极力通过创作来表达观点,同时也为后人记录下了战争的痕迹,如史诗般荡气回肠,震慑人心。
 
毕加索 格尔尼卡壁画  1937年
349.3×776.6cm
马德里国家索菲亚王妃美术馆藏1937年4月26日,发生了德国空军轰炸西班牙北部巴斯克重镇格尔尼卡的事件。德军三个小时的轰炸,炸死炸伤了很多平民百姓,使格尔尼卡化为平地。德军的这一罪行激起了国际舆论的谴责。此时,毕加索正接受西班牙共和国的委托,为巴黎世界博览会的西班牙馆创作一幅装饰壁画。毕加索义愤填膺,决定就以这一事件作为壁画创作的题材,以表达自己对战争罪犯的抗议和对这次事件中死去的人的哀悼。画面里没有飞机,没有炸弹,却聚集了残暴、恐怖、痛苦、绝望、死亡和呐喊。被践踏的鲜花、断裂的肢体,手捧死去的孩子号啕大哭的母亲、仰天狂叫的求救,身残倒地,断臂仍然握着断剑的战士、濒死长嘶的马匹、光芒冰冷尖锐的顶灯……这是对法西斯暴行的无声控诉,撕裂长空。画家以象征和半抽象的立体主义手法,超越了对个别地区表达悲悯情怀的局限,成为人类抗议一切非人道暴行的普遍象征。
 
戈雅 1808年5月3日 夜枪杀起义者布面油画 1814年
266×345cm 
现藏于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
《1808年5月3日夜枪杀起义者》是西班牙浪漫主义画派画家弗朗西斯科•何塞•德•戈雅作于1814年的重要作品。画作反映了1808年西班牙人民反抗拿破仑侵略这一历史事件,作品创作之时正逢西班牙第一次革命失败后斐迪南七世复辟。但戈雅并没有把起义者描写成失败者,而把他们表现为英勇顽强、临威不惧的英雄,这和那些内心怯弱的刽子手形成鲜明的对比。作为世界艺术史上艺术才能最全面的画家之一,戈雅被称为“画家中的莎士比亚”,他的艺术极为深远地影响了一代代画家。
 
苏里科夫  近卫军临刑的早晨布面油画 1879年
218×375cm
现藏于莫斯科特列恰科夫美术博物馆
《近卫军临刑的早晨》是俄国画家苏里柯夫的成名之作,创作于1879年。画作讲述了1698年彼得大帝出国访问,俄国发生了近卫军兵变。彼得大帝得知后仓促回国,立即残酷地镇压了这次兵变。画面的背景是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的墙外和华西里伯拉仁诺大教堂的天球顶。画家站在较客观的立场上对这一历史事件予以再现。占据画面绝大部分空间的是临危不惧,英勇不屈的近卫军战士,画家把他们与老人、妇女、孩子这些前来诀别的家属及刽子手、围观群众交织在一起,增添了事件的悲剧色彩。
 
欧仁•德拉克罗瓦 自由引导人民布面油画 1830年
260×325cm
现藏于巴黎卢浮宫
《自由引导人民》是法国画家欧仁•德拉克罗瓦(Eugène Delacroix)为纪念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而创作的油画作品。德拉克洛瓦本人并没有参加七月革命的战斗,但巷战打得最激烈的地方距离他的工作室很近,所以他亲眼目睹了巴黎的工人、学生、民众联合起来,战胜国王军队的真实、悲壮的场景。画家以奔放的热情歌颂了这次工人、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参加的革命运动。高举三色旗的象征自由神的妇女形象在这里突出地体现了浪漫主义特征。画作结构紧凑,光影强烈很具戏剧性效果,与丰富而炽烈的色彩和充满着动力的构图形成了一种强烈、紧张、激昂的气氛,使这幅画具有激动人心的力量。
 
 
 

华艺国际2015秋季拍卖会诚征拍品……中国书画部
征集项目:中国古代书画、近现代书画、当代书画、岭南名家书画
邝菁:020-8730 6565
梁 晨 光:020-8730 6554
征集邮箱:sh@hollypm.com.cn

当代艺术部
征集项目:油画、版画、雕塑及当代艺术
刘美:020-8730 6557
陈静:020-8730 6561
征集邮箱:yh@hollypm.com.cn

古董珍玩部
征集项目:瓷器、玉器、佛造像等各门类古代艺术品
周沐沄:020-8730 6543
罗峰:020-8730 6613
征集邮箱:cz@hollypm.com.cn

珠宝钟表部
征集项目:珠宝翡翠、珍贵钟表
朱绪蕾:020- 8730 6584
征集邮箱:zb@hollypm.com.cn

稀世真藏部
征集项目:极品名酿、养生精粹
李旻:020-8730 6599
征集邮箱:hj@hollypm.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