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简体 中文-繁体 English 登录

【艺海博闻】盛产蓝宝石的克什米尔,竟然还有如此动人的佛造像!

2017/02/15 15:33 来源:华艺国际 阅读数:2090
Buddha statues of Kashmir
 
 
前言
说到克什米尔地区,除了常见于媒体报道的领土争议之外,最容易让人想到的,便是该地区最负盛名的蓝宝石中的极品——矢车菊蓝宝石。而我们今天这篇推送要介绍的则是同样堪称顶级的克什米尔佛造像
 

蓝宝石中的极品——矢车菊蓝宝石

克什米尔位于喜玛拉雅山西面,东临我国的新疆、西藏,南面是印度,西北面与巴基斯坦接壤,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促使克什米尔地区形成了复合型的文化风貌

 
历史文化发展起源
 
公元1-3世纪 | 犍陀罗艺术的深刻影响
 
 

了解克什米尔的佛造像艺术,首先需要理清该地区的历史文化发展脉络。

早在中国的秦汉时期,由斯基泰人的一支建立的"罽宾国"包括了今天克什米尔的西部地区,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曾经和罽宾建立往来。史载公元前三世纪时印度孔雀王朝第三世阿育王派遣末田地长老来此传法,首开该地区的佛教艺术端绪。公元1-3世纪,贵霜帝国统治下的克什米尔地区已经成为西域的佛教中心之一,其造像风格受到贵霜帝国犍陀罗艺术的深刻影响。
 
二世纪 犍陀罗 灰色片岩 62×60厘米

比利时布鲁塞尔 Claude de Marteau Collection 收藏

进入造像艺术繁荣期

公元7-13世纪 |文化交流与碰撞达到顶峰


5至7世纪时,克什米尔僧人来华传教不断,从他们的译籍也可以看出克什米尔此期佛教崇尚小乘的倾向。7世纪之后的克什米尔佛教则主要为大乘密教,其造像艺术开始进入繁荣期,在迦尔郭吒(Karkota)王朝统治下,克什米尔发展成了重要的文化中心。
 
 
7世纪 释迦牟尼,高30.3厘米,布达拉宫藏品


此时期克什米尔造像的艺术面貌融入了印度笈多王朝秣菟罗萨尔纳特式造像风格中亚波斯萨珊文化的影响。造像强调体态优美、薄衣贴体。主要特征是:双眼大而张开如杏仁,嘴唇丰满,反映出本地人种的面貌特征;衣纹有秣菟罗式的U形纹和萨尔纳特式的光素无衣纹,仅在领口、袖口表现衣边;背光镂空;佛座的基本形式是方形的须弥座。造像多数为黄铜制作,表面不重鎏金,但莹润细腻,眼白、眉毛、白毫嵌银是其特色。这种风格的造像,以其独特的姿态映现出犍陀罗风格向笈多风格的转变。克什米尔早期造像对之后西藏西部地区的造像影响良多。
 
7世纪 释迦牟尼,58.5厘米,皮央寺藏品
 
 
7世纪 释迦牟尼,通高85厘米,布达拉宫藏品


对于克什米尔的造像风格,西藏历代佛学大师和艺术鉴赏家们都有精彩的品评,其中16世纪著名佛学家白玛噶波(1527-1592年)在其著作《金铜佛像鉴赏》中如此鉴赏道:克什米尔佛像“多以略带黄色的白利玛,尤其是紫利玛、石和陶瓷般材料及合金为胎制作佛像。面部修长丰润,上身和下身细小,眼扁平,鼻梁圆好,唇肥厚。体态惬意,骨节短小,手足柔软,铜唇银眼者为多见。”

 
8世纪 弥勒菩萨,67厘米,大昭寺藏品
 
 
可以说,7-13世纪的克什米尔引领着当时整个世界佛造像艺术的工艺水准。这个时期,克什米尔与周围地区的文化交流与碰撞达到顶峰。直到14世纪,伊斯兰入侵克什米尔地区,其辉煌的佛教艺术便走向了衰亡。幸运的是,成为绝响的克什米尔造像艺术,在我国的西藏西部其他一些地区得到了保护和延续,成为了一笔极为珍贵的人类文化遗产。
 
 
8世纪 宝冠释迦牟尼,洛克菲勒三世藏品
图片来源:三水仓
 
10世纪 密教男尊,高25.5厘米,大昭寺藏品
 
 
10世纪时,西藏古格王朝国王意希沃(后出家,法名智光)选派族中21人赴克什米尔学习密法,其中,仁钦桑布获得很大成就,他在学成归国时专门邀请了32位克什米尔大师来古格弘法,陆续修建了以托林寺为首的一大批佛教寺院,并且帮助创作了精美绝伦的艺术作品。这次求法活动揭开了西藏后弘期佛教的序幕,在西藏佛教史上称为“上路弘法”。
 
 
10世纪 释迦牟尼及胁侍菩萨,高19.6厘米,宽25厘米,大昭寺藏品
 

12世纪 释迦牟尼及胁侍菩萨,24.1厘米,布达拉宫藏品
 
 

克什米尔是我国西藏后弘期佛教的源头之一,它在帮助复兴西藏佛教的同时,也带动了西藏佛教艺术的复兴,其艺术风格对西藏古格造像风格的形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17世纪初西藏著名的艺术大师十世噶玛巴却英多吉便擅于在其绘画和雕塑中追摹克什米尔艺术,其作品成就了克什米尔这一神秘悠远艺术在西藏地区的不朽传承。在2015年香港翰海首拍上,却英多吉的一尊自塑像拍出了1400万港元的高价。
 
17世纪 却英多吉,高15厘米,2015年香港翰海首拍,成交价HKD 14,000,000
 

近年来 | 独特韵味得到市场高度认可


近年来,高古佛像受到艺术市场的普遍青睐,克什米尔造像更以其独特的艺术韵味得到市场的高度认可。传世的克什米尔造像很少,精品更加珍罕,一旦出现在市场上,必然成为藏家关注的焦点。

 
 
8/9世纪 金刚萨埵,高16厘米,1985年9月纽约苏富比拍卖
 
 
7世纪 释迦牟尼佛坐像,高23厘米,香港苏富比2015年秋季拍卖会,成交价 HKD 5,840,000
 
 
12/13世纪 六臂般若佛母,高19厘米,北京保利2016春季拍卖会,成交价RMB 10,925,000
 
 
11/12世纪 文殊菩萨,高9厘米,北京保利2016秋季拍卖会,成交价 RMB 8,050,000
 
 
印度教徒千里朝圣路
 
 
克什米尔造像既重外在写实,又重内在意象与神韵的表现,在佛造像艺术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今天,在阿里地区扎达县仁钦桑布的家乡卡孜寺院、古老的托林寺、古格王朝时期的重要艺术遗迹东嘎和皮央石窟拉达克地区的佛教寺院,以及拉萨大昭寺布达拉宫中,还供奉着一些克什米尔风格的造像。千年的时光流转,克什米尔艺术的神奇魅力依然如此动人心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