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简体 中文-繁体 English 登录

【艺海博闻】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家的缩略图

2017/02/15 16:12 来源:华艺国际 阅读数:2239
本期介绍五位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家及其作品。纵然她们只是这个群体的几片掠影,但足以让人窥见端倪。相信好的艺术会自己说话,带给大家一些答案。
 
中国女油画家喻红为歌星李宇春绘画肖像
 
 
男女平等观早已从趋势发展到常态的今日,女性受教育程度和经济能力越来越高,促使职场和政坛都有更多女性进入权力核心。玻璃天花板有逐日打破的可能。
 
 
  

然而令人诧异的是,号称大胆、前卫、自由、奔放的当代艺术界,性别平等观念的发展实则十分保守,滞后于商业世界。在活跃的当代艺术家当中,女性艺术家占据的比例远远不及半边天。在艺术市场里,尤其是拍卖市场里,女性艺术家作品的比例更占据不到10%。再举个例子,作为中国官方重要当代艺术博物馆的广东美术馆,它在2016年举行的二十余次个人展览当中,只有两位是女性艺术家。


对于这些现象,我们很难一言以蔽之。是因为“她们”的作品劣于“他们”的作品?还是说,在生产相似数量和质量的作品下,大环境让“她们”比“他们”更难走进大众的视野?相比于男性艺术家,女性艺术家的作品常常被解读为在叙事形式上更琐碎细小,艺术风格上更阴柔细腻,题材上更富个人色彩。这种观点往往被女性主义者诟病为一种带有偏见的误读。而你的诠释又是如何呢?
 
 

向京

关键词:悲观主义雕塑家

人性观察者
 
周迅与向京(右)及其雕塑作品合影
 
 
样貌酷似周迅的她,是艺术圈里的明星脸孔,让人过目不忘。向京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在二十余年的艺术生涯里,创作了大量以人体以及动物为主体玻璃钢著色作品。她的女性人体雕塑作品,大多有着与她相似的容颜和体态——单眼皮、皮肤细薄而白皙得近乎苍白、体形瘦削甚至略带驼背。靠近作品的时候,还能窥见透过肌肤之下微红的躯体和青色的血管。每一位女性观众都仿佛能从她们身上看到了赤裸裸的自己。
 
 
向京,《我们(Ⅰ)》,玻璃钢着色,2007
 
 
向京,《面孔》,玻璃钢着色,2007
 
 
向京,《右侧》,玻璃钢着色,2015-2016
 
 
而她手下的动物雕塑,神态之中透露着人的情绪,能让观者在与其眼神交换中油然而生一股恻隐之心。
 
 
向京,《异境——这个世界会好吗?》,玻璃钢着色,2011
 
 
向京,《异境——白银时代》,玻璃钢着色,2011
 
 
她通过雕塑发出了自己对这个世界的拷问和对人类精神的一种体察,犹如一把针,直刺观者的心灵,一阵带着隐痛的美感随之袭来。向京并不是以快乐和温暖,而是以悲伤和清冽抚慰世人的灵魂
 
 

彭薇

关键词:重构古典元素

画家彭先诚之女

 
 
彭薇与她的作品
 
 
这个女人永远转换在过去和今天之间。彭薇惯常使用的是传统中国绘画的物料和形式,最终的成品在学术上被界定为当代的和实验的。有评论将这解释为“西学为体、中学为用”。
 
 
彭薇,《遥远的信件》系列,2013
 
 
彭薇,《绣履记55》局部,2002
 
 
彭薇,《好事成双》,2011
 
 
在她看来,她无奈于自己被贴上当代水墨的标签,却不介意女性主义这一个判断。她认为女性在艺术上有优势,有独特的视角和感受力,也比较敏感,女性的关注点和男性不一样,而且在艺术之外的野心小,可能可以更专注于艺术上。
 
 
彭薇,《唐人秋色》,2008
 
 
彭薇,《夏日花园》,2011
 
 
彭薇,《江山雪霁》, 2010
 
 
她还认为艺术家是可以很世俗的。可以忍受隐退山林的寂寞,也可以是个购物狂、时装精、派对动物。当世间的水墨画家在画山水、人物、花鸟时,彭薇画的却是是石头、鞋子和衣服。气势磅礴的山水画在她手里化作了一袭华衣里的小天地,或是萦绕在女人肉体上的一个花园。
 
 

曹斐

关键词:虚拟与现实

国际化,多媒体,年少成名

 
 
曹斐肖像
 
 
曹斐的每一件作品都能带给观众惊喜。她涉猎过的创作包括舞台剧、短片、摄影、装置、电影等等。作品如同孕育她成长的城市广州一样,带着生猛的气息
 
 
 
曹斐在MoMA PS1 同名个展“Cao Fei”的开幕演出,舞台设计以广东茶楼为主题
 
 
曹斐,《乐旧·图新》,灯光装置,2015
 
 
说她是当今最活跃于国际舞台、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女艺术家并不为过。她的作品几乎被所有全球最顶尖的当代艺术馆揽入怀内,包括伦敦泰特美术馆、香港M+博物馆等等。 近年她在艺术名利场上硕果累累:2016年,她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行了自己的首次回顾展; 2015年,在香港巴塞尔艺术展期间,她的视频创作以前所未有的形式播放于香港最高楼环球贸易广场外墙的LED屏幕上,令人耳目一新。
 
 
曹斐,《谁的乌托邦》,短片,2006
 
 

尹秀珍

关键词:二手材料

个人记忆,艺术家宋东妻子

 
 
尹秀珍,《缓释胶囊》,布料拼贴,2016
 
 
和上述所说的女性艺术家不一样,即使作品备受瞩目,尹秀珍却没有那么惯常出现在艺术社交圈或名利场上。她常常以布碎拼贴的方式进行创作,作品充满了日常感和琐碎感。仿佛艺术家就亲切地站在我们的面前,念念叨叨着她的家常生活和个人回忆。
 
 
 
尹秀珍,《可携带的城市》系列
 
 

林天苗

关键词:“织女”,基弗的好友,美国回流,艺术家王功新妻子

 
 
林天苗肖像
 
 
林天苗是一位独树一帜的装置艺术家。布料设计是她成为艺术家之前从事的职业,不知不觉练就了她对纺织品材料异于常人的敏感性。她以纤维材料进行艺术创作。纤维的缠绕使人联想到纺织、打毛衣等等传统上以女性为主体的活动,使作品充满了平和与宁静、绵长而深远的气质
 
 
林田苗,《缠的扩散》,1995
 
 

女性通过艺术可以反抗权力与观念束缚,试图像男人一样的自由地表达。在精彩纷呈的展览、出版、拍卖、讲座等等场域之中,我们期待更多女性艺术家的声音能被听见。


最后,送给大家历史上著名的匿名激进女性主义创作团体“游击队女孩”(Guerrilla Girls)在1989年的经典海报作品。

 
 

女性需要脱光衣服才能进入大都会博物馆吗?

在现代艺术区里,少于3%的艺术家是女性,但超过85%的裸体画是女人。

 
 
 
海报的裸体原型取自于法国新古典主义画家安格尔的名作《大宫女》,这是西方艺术史中最著名的裸女之一。女性在此变成了性欲的对象,这是受游击队女孩抨击的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