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竹法身碧波潭,
滴露玲珑透彩光。
脱胎玉质独一品,
时遇诸君高洁缘。
——屈原
清代玉器无论在品种数量和制作工艺上都达到了玉器史上的发展高峰。这一时期的陈设器尤为精彩,此外兼有实用功能的各种玉器皿、文房用品也较历代多有增加。由于开采条件改善,采集到的优质白玉、羊脂玉数量,超过历史上任何时期,材质的精美,为这一时期许多珍品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在工艺方面,尤其是乾隆时期所制玉器,琢工精巧,抛光细腻,可谓美轮美奂。清代中期以后,玉器的生产渐入衰落。如今,乾隆宫廷风格玉器成为了藏家关注的重点,在拍卖市场上也屡创高价。
本次秋拍,华艺国际精挑细选了一批精美的清代宫廷风格玉器推介给广大藏友,其中不乏适宜赏玩与珍藏的精品。
★1110
清乾隆 白玉云蝠纹如意
L:49cm
RMB:2,800,000-3,800,000
清代如意基本摆脱了实用用途,被视为吉祥瑞器,成为朝贺、祝寿、喜庆时不可或缺之物,宫禁之内,宝座、卧榻、案头等方方面面都少不了如意的形影。乾隆帝尤喜如意,曾作有诗云“处处座之旁,率常陈如意”,乾隆三十年后,历次进贡中无不有如意。皇帝也用如意赏赐王公大臣,如意渐渐地成了上层人物权力和财富的象征。
此柄如意以整块和田白玉大料雕琢而成,质地光润。所雕如意呈瑞芝状,云叶首,四周起如意云纹边框,上雕一蝙蝠,倒挂凝视,蝙蝠神态生动细致,用短阴刻线表现毛发,身后浮雕祥云。
柄身中部微隆,由上而下渐宽,柄端浮雕山石花卉,以回纹作边饰,末端再雕一只小蝙蝠,灵动可爱。玉料局部烤色,为乾隆一朝常见工艺。此柄如意浮雕浅刻运用娴熟,造型雍容典雅,曲线婉转流畅,装饰华美,具有“富贵吉祥”“福寿康宁”的美好寓意,彰显出尊贵的皇家气息,陈于书案,颇具堂皇贵气。
此如意为典型清代乾隆时期玉雕风格,表现了清代宫廷审美“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用意。如意尺寸较大,玉质上乘,品相完好,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1107
清18世纪 白玉雕象耳活环龙凤纹扁瓶(带座)
H:30.5cm
RMB:1,800,000-2,500,000
来源:纽约苏富比1994年10月6日LOT.69.
扁瓶外壁几近满雕,工艺非凡,制作精良,古雅之中带出锦绣繁复之工艺,为典型的“乾隆工”玉器。“乾隆工”主要指玉材尽奢、不惜工本,皆和阗玉料;雕工顶级,精雕细琢,刻线流畅一脉贯穿;风格一为仿古二为痕都斯坦,体量大者厚重肃穆为仿古,体薄而巧丽、纹饰颇具外域风格者为痕都斯坦。
该扁瓶器壁厚实,用料上乘,正是仿古风格的“乾隆工”玉器,当为宫廷内陈设佳品,赏析之令人神往。
★1108
清乾隆 白玉携琴访友图砚屏
15×9.5cm
RMB:1,300,000-1,800,000
来源:伦敦佳士得
砚屏背面平整,上刻楷书“御题松壑携琴图”诗文,内容为“高阁开窗俯碧峰,幽人默坐兴偏浓,涧边童子抱琴至,动操应成风入松”,诗文内容来源于乾隆御题《张宗苍松壑携琴》图,当为清宫造办处依此画而特制。原配紫檀座满饰松竹、菊花等祥瑞之物,工艺精湛,与砚屏相得益彰。
砚屏形制与独扇式座屏相同,但形体较小,古人常将其置几案、条桌之上,是用作陈列、摆设的观赏性小型屏风,故江南又称台屏。屏心常见有大理石、嵌瓷片等漆木为之,而玉石者为名贵上品。
此玉砚屏为和田白玉制成,温润凝莹,触手似凝脂,致密细腻,嵌插于紫檀木座中。砚屏正面以高浮雕、镂雕和阴刻等技法雕琢“携琴访友”题材。整幅画面布局疏密有致,虚实相生,意境旷远清雅,雕刻刀法干练娴熟,极具文人画气韵。
★1109
清乾隆 白玉浮雕螭龙纹瓶
H:9cm
RMB:600,000-800,000
乾隆皇帝爱玉好古,此香瓶便是乾隆时期仿古玉器中的一件极为精巧之作。香瓶以和田白玉籽料为材,玉质莹润洁白,若脂柔滑,局部带皮色。玉瓶腹部以高浮雕、镂雕的技法雕琢螭龙攀附,龙首扁平,龙身舒展,四肢强健有力,龙尾分岔旋绕。三条螭龙高低分布,其特殊之处在于布局之随意,不拘于中国古代“对称”的装饰规则,颇具自然生气。
整器质地与纹饰皆承古风,高贵古雅,质美工精,圆弧处细腻温润,棱角处爽利洒脱,细节处内挖、打磨均细致入微,器虽小却尽展玉雕之美。
★1119
清乾隆 白玉碗
D:12cm
RMB:500,000-800,000
来源:张宗宪旧藏
此玉碗用料奢侈珍贵,作为实用器,以和田白玉大料剖成,不随形,不就料,玉色清润温和,质地细腻通透,如膏如脂,实为彼时珍稀之料。玉碗造型雅致高贵,整器遵循“良材不雕”的原则通体光素,以突显玉质之美。玉碗胎体薄厚均匀,碗壁磨制精到,抛光细腻,虽光素无纹,却十分费工,包浆呈凝油脂光泽。
清代宫廷中除帝王外,其它人使用玉器的规范较瓷器、漆木器以至金银器的使用更为严格。乾隆年间所定“铺宫”中规定的日常用品,仅皇太后、皇后各可用“玉盏金台”一副,而其它等级的人皆不配用玉器。由此可见,玉碗为皇家御用器,不仅数量少且有较高的等级限定。此玉碗无暇无络,品相全美,给人一种盈盈宝气、质朴谦恭的审美感受,极具收藏把玩价值。
★1122
清乾隆 白玉螭龙纹花插(带座)
H:14cm
RMB:300,000-400,000
来源:张宗宪旧藏
花插以整块白玉雕琢而成,玉质洁白凝光,润泽晶莹。体呈菱形式,上下端略宽,对称布局琢刻葵花瓣为口及底,弧度匀称。瓶为追拟商周青铜器形而略有增减变化,瓶身缩腰处高浮雕两两相对螭龙衔芝纹,螭龙小头细颈,口衔灵芝,细腰,体几近S形状,臀肩丰满,长尾分卷向两侧,一岔稍长,尽显古雅秀美。
全器敦实庄重,线条曲折有致,雕琢工艺精湛,融合仿古与创新,造型上于稳重之余,亦充满动感线条,显示出皇家雍容华贵之感,为清乾隆仿古玉器之精品,可用来插花或作陈设用品。
★1113
清乾隆 白玉“五福捧寿”图菱口洗
D:11.5cm
RMB:380,000-480,000
此洗以和田白玉为料,呈菱花口,口沿起线,造型极为端正,花瓣尖部至器底起棱,使花型更加形象立体,器底出四足。洗内挖膛,抛光细致,内膛减地浮雕“五福捧寿”图,为清代玉雕典型纹饰。该洗选材、做工、题材、器形等均为典型的乾隆宫廷造办处风格。笔洗玉质莹润光洁,刀工简洁利落,棱角分明,端庄肃整,堪称乾隆时期文房玉器中之精品。
★1103
清乾隆 白玉鼻烟壶
H:7cm
RMB:150,000-250,000
鼻烟壶以羊脂白玉为材,玉质温润,凝白无瑕,呈椭圆体随形而制,器形饱满圆润,器壁厚实,大气而优美。鼻烟壶口沿琢磨有度,丝毫不苟,堪称精妙。“良玉无须琢”,此壶通体素面,不加任何雕刻,以镜面壶身充分显示玉之君子风度,局部带皮色。制作工艺古朴、自然、浑然天成。清代人崇尚玉质的温润,讲究“无绺不做花”,为保持玉材润泽的质感而作素面鼻烟壶,尽显玉色之美。这类素面留皮鼻烟壶大多为乾隆年间作品。
★1111
清乾隆 碧玉饕餮纹龙钮带盖熏炉
H:17cm
RMB:480,000-680,000
来源:香港苏富比1989.11.15,LOT636
纽约佳士得1994.6.2,LOT123
熏炉通体以碧玉雕琢而成,质地细腻如墨绿色凝脂。盖钮镂空雕琢盘龙,纹饰细腻,造型立体,富有浓郁的宫廷气息。器身抛光莹润,腹部呈半球形,两侧雕琢兽首鋬,鋬上衔活环。盖沿与器身之上出戟,饰饕餮纹,纹饰法度严谨,颇具威仪。其下承三兽足,置于白玉缠枝莲炉座上。
碧玉香熏炉既可实用,又是珍贵的陈设之物,深受皇室贵族的喜爱。此器造型浑厚端庄,选料精良,琢磨精致,堪称清代玉雕之杰作。
华艺国际2017秋季拍卖会
预展时间:2017年11月22-24日
拍卖时间:2017年11月24-25日
地点:广州琶洲南丰国际会展中心二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