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简体 中文-繁体 English 登录

【华艺国际18春拍】相由·新生 | 辩证·前行 探索·实验——抽象专题赏析

2018/05/13 16:50 来源:华艺国际 阅读数:3261
抽象艺术通过色彩、线条、色块、构成叙说着经验之外的生命感受,抽象艺术家们摆脱客观物象和主题性的束缚,纯粹地探究艺术本体。在画面之上,他们秉着创新的实验精神在辩证中寻找前进的方向,探索更深维度上的艺术表达。在它之下的造像,又因为观者每个人的阅历不一,在内心所激起的回音各有千秋,相由“心声”。
 
洪凌
春夏秋冬之夏
布面 油画
160cm×70cm 2002
 
在《春夏秋冬之夏》中,洪凌以率意的笔法、积厚的油彩,营造出深山老林的郁郁夏日。黄绿色如夏日炽射在茂林的烈阳,洪凌又巧妙地运用翠绿色、天蓝色平衡色彩关系,湖面上的如叶般的扁舟更是为画面带来了的活力。色彩浓郁而不过,冷暖变化细腻而富有节奏,在充满激情的笔墨里见画面运营的智慧。
 
曹晓阳
二十四节气之惊蛰
纸本 木炭
150cm×100cm
 
《二十四节气之惊蛰》没有选择刻画花苗鱼虫来表现惊蛰的方式,另有巧思:春雾缭绕山间,忽然一道白光恍如春雷切开雾气迸发在画面中心。光晕之下怪石松柏显得格外突出,似乎因雷鸣摇曳起来。而四周雾气环绕的山林,反而显得格外的静止。动静间,“惊蛰”应景而成。
 
 
曹晓阳
二十四节气之谷雨
纸本 木炭
150cm×100cm
 
远景用丰富的灰色表现春雾弥漫的山岭;中景是深厚笔墨堆积而成的崇山峻岭;近景腾升雾气与湖水相接,与树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暗示着大地回暖。远、中、近三景层次分明,大器浑厚。清明断雪,谷雨断霜,作品点睛之笔应数留白的水。霜不断,水不流;地不暖,雾不起。
 
刘玖通
金枫玉露
布面 油画
150cm×180cm 2011
 
刘玖通
千里烟波(三联画)
布面 油画
208cm×100cm×3 2011
 
刘玖通擅长以书法线条、水墨笔触在西式油画上展现出中国底韵的抽象山水。同时,他又融合西北的豪迈与江南的细腻,因此他的作品刚柔并济。《千里烟波》中,轻松快意的笔触之下层层油彩堆叠。凹凸的画面如西北大漠中疾驰的快马留下的滚滚扬尘;又如柳永所咏,“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中的轻舟。割开两边浪儿,留下黄色晚霞道尽离人愁。
 
车建全
六朝松
布面 油画
90cm×70cm 2016
 
艺术家通过山水般的映像来寻找一种传统文化的视觉重现。艺术家运用单色描绘树似真似假的残像,画面干净而空灵,情景如梦似幻。作品之下,或许是车建全对于记忆真实与虚幻的思考,然后得出“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感悟。
 
邓国源
在花园 No.61
纸本 水墨
120cm×120cm 2006
 
展览:
1.你在花园,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2007
2.在花园,德国路德维希博物馆科布伦茨,2008
3.在花园——邓国源作品巡回展,美国巴克奈尔萨米克美术馆、美国
4.新伦敦城艺术中心美术馆、美国雪城威尔豪斯美术馆,2011-2012
5.在花园——邓国源当代艺术巡展,东莞岭南美术馆,2015-2016
6.在花园——邓国源当代艺术巡展,广州 53美术馆,2016
7.在花园——邓国源当代艺术巡展,常州西太湖美术馆水墨艺术展、刘海粟美术馆装置艺术展,2016
 
邓国源通过自己的视觉经验来对自然景色进行处理,探讨着艺术家和自然的关系。他将浓淡不一的点、线条以及层次丰富的灰色组成了多姿的花园,在有限的空间里,突破了具象与抽象的局限性,形成一种全新的视觉体验。
 
何坚宁
阳光No.172
布面 油画
80cm×100cm 2016
 
展览:冬日的阳光——何坚宁新作分享会暨艺海堂美术馆迎春展,艺海堂美术馆,广州,2017
出版:《何坚宁——冬日的阳光》艺海堂美术馆编,艺海堂美术馆丛书,2017,P51
 
何坚宁走向抽象几乎是必然的事。对他来说,油画是纯粹的,色块是纯粹的,就像光是纯粹的,明亮是纯粹的,表现是纯粹的一样。纯粹是他的追求,纯粹本身就是抽象的本质。——杨小彦
 
何坚宁常在乐中作画,他作品中色彩如跳跃的音符笙声不息。《阳光No.172》,内心自发的笔触配搭上适宜的色块在独特的色调里绘出南方艳阳下的多姿,如一首色彩的交响乐,又如一首在油画布上凝固的田园诗。
 
齐 鹏
无题-11
布面 油画
70cm×110cm 2010
 
展览:
1.物の壳——齐鹏2010年新作展,今日美术馆,2010
2.半边天——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展,美国费城卓克索大学美术馆,2011
3.如歌的行板——齐鹏2011新作展,北京绥风美术馆,2011
4.时尚之巅——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家联展,北京悦美术馆,2012
5.真相——齐 鹏2012油画作品展,北京绥风美术馆,2012
6.第二届中国女美术家作品展览,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2012
7.破图集——中国当代艺术家处理图像的方法,北京寺上美术馆,2015
8.北京青年美术双年展,今日美术馆,2016
9.“境象·十二家”京津冀三地青年艺术精品推荐展,天津美术馆,2017
 
齐鹏的作品源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再用抽象的绘画语言将它们呈现出来,它们不再是对现实世界的摹模,而是感情的传达。《无题-11》中,多种颜色从上而下,两笔黄色、黄灰色的笔触打破了单调,却和谐地融入其中。它们看似随意又意有所指,让人觉得既陌生又似曾相识,留下了丰富的视觉体验空间。
 
林宪茂
鲤漾系列 2016
布面 油画
122×152.5cm 2016
 
林宪茂将物型与气运结合,创作以色彩丰富、线条灵活闻名,特有情境的空间塑造,并以画笔精准的勾勒出动人美丽和变化万千的生命悸动,巧妙运用光影变化描绘出鲤鱼悠游的神韵,以涌动迭身衬托鲤漾之情。水波荡漾,鱼群涌现交错,象征对生命的激动与热情。水花霎时飞溅,轻盈飞杨,绚丽鱼群亲密轻啄,相儒以沫,身影活跃于画面中。池中一池水面的平静,亦象征作画者的平静心境,同时也将画家对待人生的眷慕情怀,表现的如梦似幻。
 
唐明伟
形体15a
布面 综合材料
120×120cm 2017
 
《形体15a》,源于一次打印时喷头的失误,在网格里留下出乎意料的痕迹。意外滋生灵感,唐明伟就此在布面上做游戏。几何线条明确存在于一个界定的空间里,因为作者意识的作用,它们改变了稳定的状态,如同表演着舞台剧般有了折断、压迫、构建、互相抬高、空间错乱等动作;线条的色彩如戏服,使这场表演更为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