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简体 中文-繁体 English 登录

【华艺国际18春拍】青花笔意第一人 — 赏王步"卢雀图"瓷板

2018/05/13 09:25 来源:华艺国际 阅读数:6550
墨分五色,通过颜色的深浅所呈现出来的画面,能给人立体的观感,远近明暗,层次分明。而在青花绘制中要做到墨分五色是相当难的,因为面对特殊的材料需要更为纯熟的绘画技法,一般人很难在短时间内熟练掌握,而且青花绘画成作要经过一千多度高温的考验,所以任何一件青花瓷器的成功均非易事。康熙时期的青花墨分五色,山水花卉独具特色,王步的青花绘画技巧则更进一步、独树一帜,正是集几十年绘画功底之大成。
 
 
王步,1898年生,字仁元,号竹溪,晚年所作青花瓷及中国画常署“陶青老人”,江西丰城县人。从1907年来到景德镇至1968年病逝,从事陶瓷美术工作长达六十余年,生平创作釉下、釉上、堆雕、刻花瓷器数以万计,尤精于青花。
 
王步9岁时拜景德镇青花艺人许友生为师,从许学徒五年。至1968年去世,近60余年,一直从事着他所热爱的陶瓷绘画事业。早年学徒期满,靠画鸟食罐为生,由于王步酷爱艺术,精益求精,后得陶瓷名家吴霭生赏识而入瓷业美术社担任仿古瓷制作,朝夕临摹明清官窑名品,为日后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26年吴霭生病逝,王步开始摆脱仿古瓷的制作,致力于创新研究清代画家八大山人、黄慎的笔意,将青花绘瓷的精髓与中国水墨的写意融于一体,创造了明清以来青花绘瓷从未有过的新风。
 
上世纪60年代王步家庭,中排右二为王步
 
王步的绘画题材十分广泛,人物、山水、花鸟均擅长,被誉为“青花大王”。青花瓷的创作有别于釉上彩的创作,作者直接用青花钴蓝绘瓷土素坯上,未烧制之前的钴蓝发色并非青色,而是灰色或灰黑色,只有经过上釉高温烧制之後,所呈现出来的色泽才是我们所看到的艳丽的青花发色,而在土坯上作画又有别于纸上绘画,土坯的吸水性和宣纸的吸水性完全不同。
 
 
参考: 
民国 王步绘青花文人垂钓会友图 
37.5x24cm/42x13cmx2 
北京匡时2017秋拍 
成交价:RMB11,500,000
 
王步所绘青花,层次分明,发色艳丽,与康熙朝时期青花的墨分五色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细观王步的青花之作,色泽由深至浅,一笔而成,过度十分自然,无复笔之嫌。
 
参考: 
民国  王步绘青花灯笼瓶 
H:24.7cm 
伦敦佳士得2015秋拍
 
所绘禽鸟题材,细微之处胜过工笔,羽绒丰满,活灵活现。王步青花画法中兼工带写,甚至表现为“泼墨青花”。景德镇著名鉴赏家刘新园先生在《景德镇现代陶人录》中提到,王步在青花渲染方面尤多独创。晚年作大片荷叶,能用青料从浓到淡一次染成,不见细碎笔迹,极类高手泼墨,故镇中人称其为“青花大王”。
 
 参考:
 民国 王步 芦雁诗意图横板(局部),《独步天下—愿闻吾过之斋王步瓷画展》
 
 花鸟有情,在那个颠沛流离、兵荒马乱的时代,花草的不惧秋风,鸟儿的自由不羁,反映出作者的高洁志趣和向往自由和平的情怀。作品兼工带写,细处无以复加,放时狂妄不羁,为王步巅峰时期风格。
民国 王步绘青花卢雀图瓷板
画心 50X23.5cm
华艺国际2018春拍拍品
RMB:2,000,000-3,000,000
 
此件青花绘卢雀,画工及尺幅均为王步历来所作中之上乘,尤其在对芦苇丛的描绘上,王步一改常见以青花勾绘,白底为衬的手法,反以青花铺底,形成与书画中撞粉、撞彩的相似氤氲意境,层叠繁密的芦苇丛,以甜白净色,于明暗不一的青花粉晕之中,自然显露而出。以青花为虚、反白釉为实,完美达到书画中才能表现出的虚实与动静之息,这种高超的绘画表现力,正是王步对青花绘瓷技巧掌握之纯熟的极好体现,更是其在艺术和意境表达上高追求的清晰印证。
 
 
 
再观卢雀,姿态轻盈自然,生动自如,眉眼有神,飞舞于芦苇丛间。绒毛精致细腻,浓密分明,羽翼舒展丰满、足爪带锋,笔意精炼有力,表现极为真实。瓷板上画,仿佛眼前顷刻之景,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卢雀成双,共为两对,一齐伴飞,此为成全美好之意,收藏挂饰两宜。
 
 
以此种技法绘成瓷板,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极细微的误笔差池都会造成作品美感的缺失,所以此件瓷板最终成画,实为难能可贵、不可多得的精致佳构,当为王步巅峰时期的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