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简体
中文-繁体
English
登录
首页
拍卖预展
拍卖结果
服务指南
如何委托
如何竞投
资料下载
法律法规
业务联系
拍品查询
中国书画
现当代艺术
瓷器·玉器·工艺品
古籍善本
珠宝钟表尚品
名酿·陈茶·养生
邮品钱币
其他
新闻中心
华艺资讯
媒体报道
华艺讲堂
华艺视频
关于我们
公司概况
大事记
加入我们
拍卖结果
清光绪 金品卿作青花岁寒三友图大球型缸
估价:
600,000-900,000
成交价:
¥900,000
拍卖会:华艺国际(广州)2022 秋季拍卖会
专场:风华―― 宫廷器物及历代造像
预展时间:2022年9月21日-22日
预展地点:广州越秀国际会议中心L1
拍卖时间:2022-09-23 ~ 2022-09-24
拍卖地点:广州越秀国际会议中心L1
作品分类:瓷器·玉器·工艺品
图录号:1696
作者:
尺寸:高29cm
质地:
年代:清光绪
作品说明
题识:「大清光绪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品卿画」印章款
备注:厦门文物店旧藏,1984年6月购于江西省文物总店,2001年4月售出 参阅: 1.中国嘉德2014年5月18日,编号3558。 2.《中国晚清浅绛彩瓷器》,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年,页151,169。 敛口丰肩,鼓腹,腹下渐收,圈足。底书“大清光绪年制”六字二行青花篆书款。整器圆润饱满,气势恢宏,胎体坚实厚重,胎质洁白细腻。通体内外壁皆施白釉,釉质肥厚温润,釉面滋润硬朗。外壁以青花为饰,发色匀净明亮,兼工带写,绘苍松、老梅、水仙、折枝桃花、簧竹五种花卉。青花料分五色,浓浅深淡各具意态,极富笔墨意趣。于苍松枝端绘“品卿画”印章款。 拍品大缸器型硕巨而不显笨重,着色简练而不显单调,所绘老梅虬曲多姿,其上梅花以工笔勾绘,折叉股之意显露无余,树下水仙吐萼含苞,芬芳荡漾,桃枝妍花盛放,花叶尽显轻盈之姿,又有翠竹数枝横欹而出,翠叶阴阳反侧,如沐清风之中,更以丹青妙笔皴染出苍松的枝干,与莹润曼妙桃枝花叶相映称。赏金氏之作,其每笔之中均有浓淡,竹叶一笔绘出,不加修饰,浓淡干湿,叶之纹理犹在,勾花点叶,笔致遒劲,笔墨醇厚,其画风洗练净纯,超凡清逸,耐人寻味。本品以文人画的常见题材为创作源泉,赋予瓷器本身以灵感,以笔墨境界表现作者内心之感受,意欲将人生境界和艺术境界融为一体,独具晚清瓷绘之中少有的品质。 金品卿,名诰,号寒峰山人,斋号环翠亭,[清]安徽黟县人。活跃于清同治元年至光绪三十四年间(1862—1908年),并供职景德镇御窑厂。金氏工于绘事,与王少维二人被誉为同光御窑厂“两支笔”,且品卿为巨笔。从存世遗存的作品分析,两人之中,相对于王少维善写真,仅在浅绛人物作品上表现较佳外,品卿不但擅长浅绛山水和花鸟,且工行草,书法潇洒,有董其昌笔意。其平生创作作品,除御窑专供题材,更取宋元文人画与当时海上画派之精髓,吸收揉合于瓷艺绘事中,创造出中国陶瓷史上一种崭新的绘画语言——晚清浅绛彩,与程门、王少维合称浅绛彩三大家,为传统瓷业向近代瓷业转型之奠基者。清代官窑瓷器在长达200多年的烧造历史中,一直沿袭遵循内廷颁样进行生产。这一局面在同治年间御窑厂毁于战火重建后逐步开始改变,特别是进入光绪中期之后,在传统官样制式之外,部分开始尝试吸取当时艺坛尤其是海上画派流行的风尚和题材,为长期因循守旧的官窑装饰领域带来一股清新之风。 拍品无论在题材、寓意上都与传统的装饰风格有别,岁朝清供图不但在审美上凸显了文人画的清雅趣味,而且在细节装饰上也有所突破。在官窑瓷器上落有画工名字的印记,也是前所未见的,这也从另一面折射出晚清御窑厂的创新与解放的时代气息,因而在中国陶瓷史特别是官窑发展史上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而即便从金品卿的作品观察,相对于其存世数量较多的浅绛作品,青花作品尤其是带有官窑款的青花作品,则至今未见第二例。
< 前一张
后一张 >
更多拍品
13/14世纪 木胎彩绘水月观音
图录号:1794
估价:
220,000-350,000
成交价:
--
明 木雕彩绘狮吼观音
图录号:1793
估价:
2,200,000-3,200,000
成交价:
¥2,600,000
元 木胎彩绘水月观音
图录号:1792
估价:
220,000-320,000
成交价:
¥220,000
15世纪 铜无量寿佛
图录号:1791
估价:
250,000-350,000
成交价:
¥2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