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简体
中文-繁体
English
登录
首页
拍卖预展
拍卖结果
服务指南
如何委托
如何竞投
资料下载
法律法规
业务联系
拍品查询
中国书画
当代艺术
瓷器杂项
佛造像
珠宝翡翠
珍贵钟表
名品手袋
极品名酿
养生精粹
陈年普洱
其他
新闻中心
华艺资讯
媒体报道
华艺讲堂
华艺视频
关于我们
公司概况
大事记
加入我们
拍品查询
人物 (四帧) 镜框 设色纸本
估价:
RMB 8,000,000-12,000,000
成交价:
¥12,650,000
拍卖会:华艺国际2016秋季拍卖会
专场:巨匠—三石两鸿一大千作品集珍
预展时间:2016.11.24-25
预展地点:广州琶洲南丰国际会展中心二楼
拍卖时间:2016.11.26
拍卖地点:广州琶洲南丰国际会展中心二楼
作品分类:中国书画
图录号:215
作者:齐白石
尺寸:34×34cm×4
质地:
年代:暂无
作品说明
注:上款“石倩仁弟”,即齐白石弟子姚石倩(1877-1962年),安徽桐城人,字宜孔,号渴斋、砚田老牛、汉双洗室、五百泉富翁。早年在军旅界供职,曾担任国民党第二十八军秘书、北川县知事。1917年姚石倩在北平拜入齐白石门下,学习书法、篆刻,其后一度中断。1929年通过胡南湖的联系,师生二人恢复交往,继而又从白石老人学习画艺。两人亦师亦友,时常通信,互赠画作,齐白石对于姚石倩的绘画才情和篆刻天分都有很高的评价,甚至将其与明代徐渭相提并论。两人的师徒缘分一直维系到解放后,长达四十年之久,成为了画坛中的一段美谈。
《婴戏图》中身穿红衣的婴孩于藤黄的葫芦上嬉戏玩耍,乐趣无穷。画面左侧绘白发蓝袍老翁,躬身侧首,双手前伸,在享受天伦之乐的同时小心翼翼地呵护着婴孩,形态十分传神,加之简洁的构图,增强了画面的美感,洋溢着浓浓的温情。《扶醉图》中题跋与画面的主题皆充满诙谐幽默的意趣,画家只用寥寥数笔,即成功将红袍醉翁的醉态天真、半羞微敛,以及搀扶之人的吃力表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可见其笔墨之精练。
《品茗图》与《抚琴图》分别描绘了坐于顽石之上的品茗老翁和抚琴高士。其中《品茗图》中的人物神态安详,一席长白袍,手拿捅鼻条,怡然自得,实乃其生活态度的最佳写照。画作色彩浅淡,唯茶壶及茶杯施色青蓝,醒目突出,为强调“品茗”之意。题跋“寄萍堂上老人背用雪个意”更表明取法八大山人之意,与画作相互对应。《抚琴图》乃齐白石赠予弟子姚石倩之佳作。齐白石与姚石倩自1917年结为师徒后,亦师亦友的情谊保持了四十年之久,两人时常通信,互赠画作。古有伯牙与钟子期“知音”之情谊,齐白石以《抚琴图》相赠,或表达了对石倩这个知音之人的珍惜之情,寄意尤深。
齐白石绘画题材十分广泛,花鸟蔬果、鱼虾虫蟹、山水人物无所不能,尤以花鸟工虫著称。然齐白石人物画之名,其实远早于他的花鸟和山水画之名,其真正的艺术生涯亦始于画人物肖像。
综观其人物画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1888年始他曾先后拜民间艺人萧芗陔、文少可为师学画肖像,其时画观音、雷公、钟馗、关公、岳飞等历史人物题材为主。后投师王湘绮,并且在绘画创作中努力追求文人的笔墨意趣,人物画得工细逼真传神,是为齐白石人物画早期阶段;1903年开始齐白石艺术取法金冬心,且人物绘画最为突出。此时的人物画不再追求工细,线条由繁到简,有的甚至寥寥数笔,为齐氏的小写意阶段;1920-1957年为齐氏人物画晚期,期间齐白石曾经得到陈师曾、徐悲鸿等画家帮助,开始了历时十年的“衰年变法”。其在将八大山人、石涛、金农的风格融为一体的基础上吸取生活和民间艺术的营养,创造出齐氏的独特风格。该时期他的人物画题材多源自对生活的感悟和亲身经历。在章法处理方面,看似不假思索、信手拈来,实际上皆成妙构。在造型方面坚持“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旨趣,笔力雄深,尽管用笔减省、形象简括,但却极有意趣而不草率,为齐白石人物画的大写意阶段。
此四帧人物画虽无确切创作年份,但从题材、体裁、形式风格上可判断为齐白石晚年所作。作品用笔雄浑健拔,用色单纯而厚实,笔墨炉火纯青,线条真率自然,可谓白石老人晚年人物画之经典作品。四帧人物各妙,集合于此,尤为难得。
< 前一张
后一张 >
更多拍品
1925年作 天竹图 镜框 设色纸本
图录号:201
估价:
RMB 300,000-400,000
成交价:
¥402,500
1920年作 葫芦 立轴 设色纸本
图录号:202
估价:
RMB 800,000-1,000,000
成交价:
--
1921年作 竹石 立轴 水墨纸本
图录号:203
估价:
RMB 120,000-180,000
成交价:
¥138,000
1920年作 诗情夕照图 立轴 水墨纸本
图录号:204
估价:
RMB 700,000-900,000
成交价:
--